产品特性
为深入落实中国华电党组关于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的意见,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创一流“要求,2024年华电煤业提出以“双沉四融、五链耦合”进阶举措加力推进“四力四推”党建工程上水平,围绕实现质量、进度、创优三大目标,积极落实各项工作部署,推动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本栏目陆续刊发华电煤业及系统各单位具体行动举措,本期推送《强科技助创新 激发党组织创造力丨“四力四推”党建工程上水平系列报道》
向“新”蓄势,向“质”攀升,多举措推动智能化建设,按照“体力作业机械化、固定场所无人化、标准流程自动化、监测监控信息化”总体思路,形成了以“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监控中心远程干预控制为辅”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地面及井下实现无监控不作业100%覆盖,井下固定场所无人值守减岗率达到75%,建成“国家首批智能化(中级)示范矿井”,机尾链条挡煤装置和运输机、压风机储气罐超温保护设施及压风机组监测系统等26项实用新型专利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创建“电子围栏——七防系统”、创新新型消防水幕系统、自制可移动多功能工具箱、打造智能洗衣房、创新恒温送餐车、升级全自动洗车装置等,让“小改小革”激发提质增效新活力。
13214工作面连采机、破碎机、梭车、装载机等设备安设电子围栏,推动辅助运输系统实现运输车辆的智能调度与综合管控,13216、11223采煤工作面实现采-支-运智能协同运行、地面远程控制及井下无人/少人操作,13214、13203掘进工作面实现掘-支-锚-运-破多工序协同作业、智能快速掘进及远程控制。主煤流运输系统实现智能化“无人值守,有人巡检”运行,一张图管理平台有效整合煤矿采、掘、机、运、通等专业系统,辅助完成生产说明书编制、生产预测预报、技术档案管理,各项智能化成果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为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积极响应“创新驱动战略”,成功实现煤矿UWB超宽带精确定位技术的全融合通信覆盖,稳固了井下车辆与机电设施的精确定位基础,标志着锦兴公司在智能化矿井构建与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了煤矿全系统、全流程、全链条智能化建设,为煤矿行业树立新的技术标杆和智能化管理典范。
创新实施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管理举措,成立技术攻坚小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密切协作,对智能化设备操作与维护展开深度研究,开展培训10余次。实现设备精准控制,采煤机实现远程一键启动、自动截割和记忆割煤,效率提高近80%,跟机移架速度提高13%,整体生产效率提高20%,人力成本与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稳步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以“三创”为抓手,大力开展创新、创效工作,完成机尾双重张紧保护设施和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自动洒水降尘喷雾装置的安装与应用,确保了带式输送机安全高效运转,为职工安全保驾护航,逐步推动公司向智能化矿山迈进。
坚持以“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力加速“数智化”转型步伐,聚焦智能化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层次地融合,着力推动30110智能综放工作面、5G项目、AI智能分析管控系统等项目。利用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系统,实时监督井下人员操作规范、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等。积极开展绿色开采及环保节能创新活动,先后实现高瓦斯厚煤层复杂条件窄煤柱开采、余热回收利用、瓦斯发电等多项研究创新项目,为矿井可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统筹深化“党建攻坚·书记领衔”项目,全力抓好《露天煤矿老空区三维勘察与综合治理技术》等6个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有序推动《智能机器人在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等4个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先后取得论文录用通知书5份、专利受理通知书5份。逐级加大边坡安全管理投入力度,引进深部位移监测系统、浅部位移监测系统、裂缝监测系统,增设GNSS自动监测设备,实现矿区环境实时监控和多级预警。启动实施车辆“四防”二期项目,增建车辆360度环影视频监控系统和司机酒精检测系统,彻底消除信息孤岛,慢慢地增加矿用重卡作业安全防范,全方位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围绕“港口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党组织书记领衔项目、党员突击队积极跟进、合力攻坚,持续推动科技项目发展,实现全部堆、取料机全自动无人化作业。完成五小项目14项,QC小组攻关项目6项,设备改造9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高效撺垛、灭火辅助装置等往届QC、五小成果落地生根,推进安全生产效能稳步提升。
瞄准港航科技前沿,加快打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一流港口企业。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快智慧港口一体化平台、智慧能源环保系统、人机定位系统、集控中心改造等17个子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更可靠、更安全、更智能的设备系统,有序推进中国华电“三星智能化港航企业”建设,不断建强中国华电港航企业科技力量。
以“航运船舶绿能替代”党员先锋队书记领衔项目为抓手,调研货主型船队自有运力与其所属集团水运总需求的匹配规律,梳理分析中国华电水运电煤和华电煤业下水煤产业协同需求,成立专班研究绿能船舶有关政策、技术路线及发展布局,为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全力打造煤炭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与技术支撑平台,积极推动以矿用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为代表的煤矿数智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形成从技术研发到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积极构建煤炭产业智能化创新体系。“矿用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通过专家验收评审,并完成0.5t、1t和2t三种型号样机研制和底盘线控系统、无人驾驶系统、综合管控平台软件开发。
以“党建+改革创新”驱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利用低代码平台自主开发阳光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嵌入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日常管理涉及的各项流程,搭建11项应用模块,实现“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利用重点领域风险点构建协同监督机制,建立数字化监督。联合数智公司开发调度“一张图”系统,实现对六大区域、七大场景现场动态监管调度。材料加工中心建成13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万套以及金属菱形网、钢筋焊网各100万平方米,产值同比翻一番。布局支护领域研发制造产业,设立支护产品研制中心,全力推进科研楼布置、新型锚杆及配套钻车研制、授权挂牌等工作,不断的提高自身科学技术水平。